健脾化浊汤联合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
阅文网 2020-07-28 00:00:00
中图分类号:r259.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1-0099-03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中国高血压患者中约75%伴有hcy升高,其中女性达60%,男性达91%[2],伴有血浆hcy水平升高的高血压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2011年6月-2012年12月,笔者应用西药降压联合健脾化浊汤治疗痰湿壅盛型h型高血压患者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观察病例为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本院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28~60岁,平均(45.0±3.5)岁;病程1~3年;1级高血压20例,2级高血压22例,3级高血压8例;血浆hcy轻度升高20例,中度升高28例,重度升高2例。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6~65岁,平均(48.0±2.4)岁;病程1.5~5年;1级高血压22例,2级高血压18例,3级高血压10例;血浆hcy轻度升高22例,中度升高25例,重度升高3例。经统计学处理,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①高血压诊断依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3]: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②血浆hcy≥10 mol/l[4]。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和kang等人推荐[5],高hcy血症分为轻度(15~30 mol/l)、中度(30~100 mol/l)和重度(>100 mol/l)。
1.2.2 中医证候诊断 中医证型、辨证标准、症状分级、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确定,选择辨证为痰湿壅盛者。主症:头晕头痛、胸闷、呕吐痰涎;次症:心悸不眠、口淡食少;舌脉:舌胖苔腻、脉滑。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眩晕痰湿壅盛证候诊断;③血浆hcy≥15 mol/l;④年龄18~75岁。
1.4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甲状腺疾病,呼吸功能不全,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恶性肿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西药降压(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日1次,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bj 11020)联合健脾化浊汤治疗。健脾化浊汤药物组成:党参15 g,麸炒白术15 g,茯苓10 g,炙甘草6 g,法半夏10 g,天麻10 g,陈皮10 g,浙贝母20 g,三七3 g,龙骨20 g,石菖蒲15 g,郁金10 g。心悸气短者加炙黄芪20 g;失眠严重加远志10 g。均为配方颗粒,每日1剂,分2次温水冲服。
对照组:西药降压同治疗组;叶酸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11014)5 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6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12023)10 mg,每日2次口服。
观察期间,嘱患者慎食寒凉及过于辛辣刺激食物,注意适当休息,调畅情志。2组服药4周评定疗效,停药4周后再次评定疗效。
1.6 观察指标
1.6.1 疗效指标 ①24 h动态血压:治疗前及治疗4、8周分别采用spacelabs 90207型无创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袖带缚于患者右上臂。监测期间均避免情绪激动、焦虑、剧烈运动,限制盐的摄入量。②血浆hcy:采用公认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③中医症状评分:主症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次症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各单项症状积分相加为中医症状总积分。
1.6.2 安全性指标 观察服药过程中有无不适感觉,并结合血、尿、便常规和血脂、肝、肾功能检查。
1.7 疗效标准
1.7.1 降压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拟定。显效: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 mm 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 hg或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 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0~19 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 hg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1.7.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拟定。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减少≥66.7%;有效: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减少≥33.3%;无效: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减少<33.3%。
1.7.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周围血管病学》[7]拟定。显效:血浆hcy较治疗前降低≥80%;有效:血浆hcy较治疗前降低20%~80%;无效:血浆hcy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升高。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有效率为7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2组治疗前后hcy评分、疗效见表5、表6。 3 讨论
h型高血压是卒中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表明[8],血浆hcy升高5 mm/l,卒中风险增加59%;hcy降低3 mm/l,可减少卒中风险约24%,提示高血压与高hcy血症的双重危害,因此,h型高血压治疗也应当双管齐下。现代医学治疗h型高血压主要在降压药的基础加用叶酸和/或维生素b12和/或维生素b6,但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停药后复发、远期效果不佳等问题。中药具有全面调节机体机能和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治疗且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弥补了现代医学的不足。
高血压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范畴。中医学中没有高hcy血症的病名,根据证候,其相关论述多散在于胸痹、中风、眩晕等病证门类中。二者的发病与脾胃虚弱、痰湿壅盛密切相关。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或思虑劳倦,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或素体亏虚,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均可导致水谷精微不布,水湿津液停滞,痰从内生;脾不升清,布散失职,造成体内营养物质分布失常,从而形成高hcy血症;痰湿上蒙清窍,症见头晕头痛,头重如裹;痰浊中阻,胸阳不振,则胸闷,呕吐痰涎。针对脾胃虚弱、痰湿壅盛这一病机予以健脾化痰之健脾化浊汤治疗。方中党参、麸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补后天之虚,法半夏、陈皮、浙贝母、石菖蒲燥湿化痰、开窍,天麻、龙骨平肝熄风,郁金、三七化瘀通脉。全方配伍共奏益气健脾、化痰祛瘀通络之功。通过临床观察证实,健脾化浊汤治疗h型高血压可以使血压、血浆hcy下降明显且稳定,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26.
[2] 赵锋,李建平,王淑玉,等.高血压人群基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及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效的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08,88(42):2957-2961.
[3] 顾复生,高血压诊断的最新进展[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4.
[4] 霍勇,陈光亮,徐希平.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药理学与临床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8):1635-1636.
[5] kang ss, wong pw, malinow mr. hyper homocysteinemia as a riskfactor for occlusive vascular disease[j]. ann kev nutri,1992, 12:279-298.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4-76.
[7] 裴玉琨,周围血管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89.
[8] 胡大一,徐希平.有效控制"h型"高血压-预防卒中的新思路[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2):976-977.
系统推荐